欢迎访问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官方网站!

你所在位置:

首页 > 党团工会 > 党建工作
【党史学习教育】1932年抗日救亡运动兴起,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
时间:2021-04-07 08:12:41  来源:  作者:   点击:

  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,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,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。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,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。
     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,国民党阵营中出现分化。东北军将领马占山、李杜等在东北抗日。1932年1月28日,日军进攻上海时,蒋光鼐、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。由于上海、南京是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,当日军大举增援后,国民党政府派出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率部参战。但它的基本方针仍然是求和。
      

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第十九路军

       经过英、美等国的调停,南京政府于5月5日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《淞沪停战协定》。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,中国在上海至苏州、昆山地区无驻兵权,但日军可在上述地区暂驻“若干”军队。

  1932年5月6日,上海各民众团体联合会通电全国,反对国民党出卖上海,反对对日屈辱协定。5月9日,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通电反对《淞沪停战协定》。

  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,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。中共中央发表了《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》,响亮地提出: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!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对外宣言,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,武装起来,反对日本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。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的党组织,开展抗日斗争。中共中央先后派周保中、赵一曼等到东北,加强党组织的力量,组织建立抗日游击队,并逐渐成为东北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。

      1932年,茅盾、鲁迅、叶圣陶、郁达夫、丁玲、胡愈之、陈望道、冯雪峰、周扬、田汉、夏衍、阳翰笙等43人联名发表《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》,愤怒斥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,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,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团体支援中国抗日斗争。

 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

  1931年11月1日至5日,在中央代表团主持下,中央苏区的党组织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(赣南会议)。会议虽然肯定了“中央苏区是获得了伟大的成功”,红军粉碎国民党军三次“围剿”是“开辟了战争史中的新纪元”,但又认为在执行“国际路线”中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,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“狭隘的经验论”,“富农路线”和“右倾机会主义”,强调“要集中火力反右倾”,反对“游击主义”,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。

  1932年5月,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“围剿”。其战略部署是先进攻鄂豫皖、湘鄂西根据地,得手后再全力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。

  1932年7月,蒋介石调集30多万军队进攻鄂豫皖根据地,同时以10万多军队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。由于六届四中全会后派到鄂豫皖的张国焘和派到湘鄂西的夏曦,执行“左”倾冒险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方针,大搞错误的“肃反”,削弱了红军的力量,使得战斗在这两个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三军(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而成)先后退出原有根据地。
      

1932年第四次反“围剿”时的红一军团

  1932年底,国民党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,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“围剿”。
      这时,红一方面军兵力7万余人。苏区中央局连续致电前线,要求主动出击,攻占城市。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的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。周恩来与朱德从实际情况出发,运用和发展以往反“围剿”的成功经验,在1933年2、3月间,经黄陂、草台岗两次伏击,共歼灭国民党军3个师,俘敌1万余人,打破了第四次“围剿”,并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战的范例。

· 最美人间四月天,不负春光和时行
· 万众一心 共抗疫情——单县五中学生绘画作品展
· 大美五中——单县五中风采展
· 我校举行2014-2015学年度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
· 河南省辉县二中艾建民校长率队来我校交流访问
Copyright © 2001-2017 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 鲁ICP备12003890号鲁公网安备 37172202231722号
技术支持:单县梧桐树网络